合同智能审核操作指南:四步实现关键信息自动抽取与智能对比
合同关键信息抽取与合同对比是推动合同管理智能化、实现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核心能力。合合信息合同智能审核能够自动抽取合同关键信息,智能对比合同差异,并对表格、印章、签字等合同要素进行高精度识别与处理。不仅提升了合同审核人员的审阅效率,还有效规避潜在合同风险,在银行、保险、证券、资管、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泛金融业务以及企业法务合同审阅场景中均有突出应用。本文将介绍如何利用合合信息合同智能审查功能实现自动抽取合同关键信息。
一、配置审核字段
配置审核的文档类型和字段是自动抽取合同关键信息的前提条件。系统可创建不同文档类型,并为其配置需抽取和审核的字段。除合同关键字段外,还支持配置标准卡证、票据的公有云字段。合同机器人私有化版本则支持定制化的卡证、票据识别引擎字段。通过这一配置,企业能够快速、准确、规范地抽取合同关键信息,特别是在复杂字段场景中,确保抽取的完整性与规范性。
二、配置审核规则
审核规则的配置能够进一步提升产品在合同管理全场景中的落地应用性。系统提供通用的审核规则模板,同时支持自定义规则创建。企业可对单文档或多文档的抽取字段设定条件,用于判断信息存在性及多文档间一致性。条件可设为“必须”或“提醒”。这一机制使合同机器人能够满足合同、发票、票据及其他合同要素的审核需求,特别是那些需要高准确率与高规范性的字段。
三、上传审核文档
在实际应用中,上传审核文档是启动审核流程的重要步骤。企业可上传Word、PDF、图片(jpg、jpeg、png、tif、tiff)等格式文档,系统将自动执行信息抽取与校验。这一过程确保了合同机器人能够快速、准确地处理各类合同文件,尤其是那些需要严谨审查的高风险内容。
四、输出审核结果
输出审核结果环节,系统会根据预设规则自动生成审查结果。当抽取字段符合规则时显示“通过”;不符合规则且条件为“必须”时显示“不通过”;若条件为“提醒”,则显示“提示”。这一设计不仅直观呈现审查情况,也帮助审核人员聚焦关键问题,提高合同管理的安全性与合规性。
除了关键信息的自动抽取,合合信息合同智能审核还支持智能比对功能。系统能够对不同版本合同进行逐项对照,自动标注差异点,包括文字修改、条款增减、表格调整等,帮助审核人员快速锁定变化内容,提升审阅的精准度与完整性。
通过“配置审核字段—配置审核规则—上传审核文档—输出审核结果”的完整流程,合合信息合同机器人全面增强了合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其智能化的关键信息抽取功能,结合关键词全文搜索与版面分析能力,极大提升了多页合同的检索与审阅效率,并支持关键信息快速录入企业信息系统,为合同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